4000 966 008
企业文化漫谈02——为什么胖东来你学不来?
来源: | 作者:元筹咨询 | 发布时间: 2024-12-19 | 25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,它不可能跟另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一样,也不可能从别的企业那里学习过来,安装在自己的企业上。所有的学习都最多是借鉴,是对自身的一些修补和完善。别人的文化很可能让你水土不服,导致强烈的“排异反应”。就像多年以来,胖东来屡次对同行,真心诚意的帮扶,但到今天为止,也没有出现第二个胖东来。

01、不是经济不行,是你的企业不行

近几年大家感觉经济放缓,市场行情走弱。但胖东来一直逆势大幅增涨,2023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,2024年预计超过150亿。胖东来只有13家店,都开在经济欠发达的河南三四线城市许昌和新乡;但是它的单店营收、坪效和利润率都是中国商超领域的天花板。



站在胖东来的角度,这哪里是经济下行,明明是环境大好。可见,不是国家经济不行了,而是你的企业不行了。


02、只关注赚钱,最后赚不到钱

这是于东来的财富观,也是他的企业经营观。胖东来的财务指标增长,不是通过降本增效,不是靠着裁员和压低工资得来的。相反,胖东来的员工工资、福利大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员工的工作时间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于东来并不专注赚钱,最后却赚到钱了。


03、胖东来的成功,源自企业文化



按照经济学教材,这不符合科学;但企业的实际运转,经常打脸经济学课本或经济学家。胖东来的成功,不是经济学公式造就的,而是企业文化的胜利。


04、学不来,是因为理念冲突

很多企业都想学胖东来,高管带队进行考察学习,但不得不说,胖东来是绝大多数企业学不来的。

比如胖东来自2023年开始,帮助另一家大企业永辉超市做各种改善和提升,甚至派出核心团队到永辉超市的一些店面现场帮助整改。我们相信,在货品选择、动线布局、服务质量等方面会有一定帮助。

但是,想要靠这些让永辉超市变得和胖东来一样,几乎不可能。

而且我们认为,随着双方的合作日益加深,一定会在经营理念、价值观等方面,发生越来越强烈的排斥反应。


05、学不来,具有普遍性

不仅是胖东来你学不来,大多数行业内公认的优秀企业都很难学得来,勉强学习的企业往往没什么大的起色。相反,不盲目学习,坚持自身特色的企业,倒有不错的业绩,甚至走出自己的登顶之路。


06、学不好,变成现代的邯郸学步

很多企业参观学习胖东来后,都说要对自己的员工好,提高员工福利,真正做到有几家呢?甚至有不少企业面临经营困难,首先就是裁员来缓解压力,还有不少企业专门打压辞职创业的前员工。这样的企业大谈文化建设,不是贻笑大方吗?


07、做自己,成功者比比皆是



同为超市经营者的山姆超市,这几年业绩同样突飞猛进,走出了跟胖东来完全不同的道路。

前些年,大家纷纷学习海底捞,时至今日,也没有出现第二家跟海底捞类似的火锅连锁店。反而像巴奴毛肚火锅等企业,通过反向操作:不学海底捞,创造新的差异化,实现高速增涨。

企业的经营模式不难学,规章制度不难学,供应链管理也不难学;甚至连最难的尖端技术,只要结合自身优势资源,也一样可以突破并超越。华为在被美国制裁多年后,依然造出了先进的麒麟芯片,并成功发布新手机就是一个证明。


08、企业文化,才是核心驱动力

企业优秀的经营和管理从本质上是源于其独特的企业文化。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,没有它,就像一辆汽车没有了发动机,外形再怎么相似,其他零部件一模一样,也不是同一辆汽车。


09、形式主义,做不好企业文化

说到企业文化,大部分人肯定都听过、见过,现在有一点规模的正规企业也基本都会做一些企业文化的建设,但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搞搞团建,喊喊口号,虚头八脑,一头雾水;有些企业会系统的提炼一些理念,形成一些制度,但最后发现,这些理念和制度都挂在墙上,难以深入人心,难以贯彻执行,最后是文化理念和企业行为是两张皮。

之所以有人对企业文化嗤之以鼻,主要是这些企业把它做成了形式主义。


10、方法错误,做不好企业文化

自20世纪初叶以来,每一位管理大师都非常强调企业文化的重要性,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著作可以说汗牛充栋。



同时,不同时代的企业家也都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,比如日本的稻盛和夫和他的各种著作,比如华为任正非的讲话和鼎鼎大名的《华为基本法》,包括于东来也公开说明:自己本质上是一所学校。

这些学者和企业家都是骗人的?肯定不是。主要是大部分企业,没有理解企业文化真正的意义和价值,也没有掌握企业文化正确建设的方法。


11、企业文化,具有内生性

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成立、发展而一直存在。不管领导层有没有总结提炼过,形成口号或文章对外发布;也不管员工有没有意识到,它都一直存在。

企业文化具有内生性,它就在企业内部,从高管、到中层骨干、到基层员工,每个人身上都有企业文化的印记。不管它好还是不好,首先都要接受,这些早已存在的事实,要勇于面对和承认,然后才是根据自己的情况,进行调整和提升。


12、企业文化,具有排异性

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核心价值,它不可能跟另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一样,也不可能从别的企业那里拿来,安装在自己的企业上,即使是同样行业、同样业务。

因此,一切的学习最多只能是借鉴,是对自身的一些修补和完善。

别人的文化,在你这里很可能水土不服,导致强烈的“排异反应”。


13、企业文化,要培育自我驱动性

企业文化绝不是一套对外展示的口号和精美的包装设计,而是企业员工广泛认同、自觉遵守的理念和规则。

这里不仅包含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等一系列对外宣传的理念,还包括管理层和员工共同的现实诉求。

企业文化既包含显规则,还包括各种潜规则。潜规则不一定都是不好的,关键是潜规则无法被消灭,企业要做的就是:不断处理产生潜规则的各种环境因素,引导潜规则向更加公平公开的显规则过渡。

更多、更明确的阳光下的显规则,有助于培育团队的自我驱动性。


14、找到真正的、自己的企业文化

一个企业最应关注的是:深入发掘自身的文化,并将其规范引导到一个正向发展的轨道上来,进而再学习容易消化吸收的管理、制度、技术或相关流程,确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获得良好的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