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0 966 008
原创已死?没有战略护城河的品牌都很容易死
来源:原创文章 | 作者:元筹咨询 | 发布时间: 2024-09-27 | 25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沈文蛟的创业故事,让我们看到商业竞争不讲武德,流氓打法比比皆是。原创产品被抄袭,虽然不是天经地义,但抄袭者往往心安理得。所以不要高估原创撬动市场的能力,它只是一个起点,无法建立护城河。做到可以被抄袭,无法被替代才是正解。

看了很多关于沈文蛟去世的文章,不由想起当年他的愤世之作《原创已死》,在感慨其英年早逝之余,也想谈谈有关原创产品及品牌建设等相关话题,算是对探索者的一种纪念吧。


01、当今大量新品牌涌现的创业时代,真的是“原创已死”吗?

近些年来,在多个领域,中国原创品牌做的非常好,活的非常好。与沈文蛟几乎同一时期创业的,就有“造作”“木智工坊”等品牌成功突围,堪称业内典范。



国内消费者尊重原创、尊重设计的意识不断增强,市场环境也在持续向好。

许多风投机构,也非常热衷于投资国内的原创品牌。

据说,沈文蛟的文章《原创已死》发表后,立即成为100万+爆款网文。直接为他的淘宝店招来了大量的消费者,业绩激增,造成短时间断货爆仓。

由此可见,当今的网络舆论环境和消费者对原创都十分支持。


02、如何看待原创产品?

沈文蛟是PIY的创始人,做家具设计之前,曾任奥美创意总监,从事广告行业20余年。他是带着原创信仰,从广告服务业进入到家居制造业的。

沈文蛟的家具作品曾屡次获得国际设计大奖,业内很有名气。从产品原创的角度看,沈文蛟毫无疑问是成功的。



但是在相当时间内,原创产品并未在市场上成功变现。对沈文蛟冲击最大的,就是抄袭和山寨。以至于在濒临破产的前夜,他写下雄文《原创已死》。

显然,一家公司仅仅靠原创是不够的。残酷的商业世界,原创产品无法自动形成护城河,保障公司的合法利益。


03、原创产品,如何应对抄袭者?

人类的工业史,是一部抄袭与反抄袭的历史。既有成功的喜悦,也有失败的血泪。最好的产品往往都是被抄袭的最严重的产品。苹果的i系列,统统被抄袭;世界奢侈品大牌,仿冒产品遍地走。

就连“康师傅”方便面,都有“康帅傅”假冒!可见抄袭者的渗透力。

这些品牌并没有被抄袭者逼得无路可走。相反,很多时候,那些假冒品牌在无意中为这些真品牌培养了大批潜在消费者。多少人背着一个A货包包时,心里想的却是:“哪天有了钱,一定去买一个真的!”



我们支持原创,抵制抄袭。但是我们要认识到,抄袭很难被消灭;依靠初创者自己,企图阻止抄袭者跟进,参与瓜分市场,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既然如此,不妨逆向思维。

被抄袭是原创产品的荣耀和价值所在,也是营销、炒作的极好话题。

原创产品,要坦然面对抄袭,想方设法利用抄袭者,为自己的品牌做营销。


04、原创产品,让目标客户认识你

何为原创?那是一条别人不曾走或是很少走的路,意味着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。

原创的成本是高昂的,原创产品的消费者,是愿意为设计而支付高溢价的。

何为模仿?模仿者靠的是低成本取胜,它锁定的是价格敏感型客户。


原创者和抄袭者,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。如果舆论场上静悄悄,这两类客群不一定能分得清谁是原创者、谁是抄袭者;尤其是进入市场的新玩家。

抄袭者来偷家,请务必奋起反抗,满世界嚷嚷,夯实自己原创者身份。让你的目标客户认识你、记住你。



就像沈文蛟奋起反击的《原创已死》,让真正支持原创的消费者看到了他,涌进他的店铺,清空他的库存。

中国这么大,有能力消费原创正品的群体,不在少数。这是原创者的机会,你得让他们看到你这尊真佛。

做到这一点,原创的护城河就深了很多。


05、可以被抄袭,无法被替代:从原创产品,晋级为原创品牌。

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,最重要的战场不是卖场渠道和电商平台,而是消费者的心智,是消费者的认知领域。

原创作品,国际获奖,竞争对手抄袭,都可以作为品牌价值输出的契机,持续不断地影响目标消费者,最终在其心智里打上品牌定位的思想钢印。

从原创产品到原创品牌,从可以被抄袭到无法被替代,才算建立起战略护城河。

这个过程,艰难曲折是常态,借助咨询公司成熟的、系统的方法,事半功倍。


06、由此想到的一些题外话

我们在接触各种行业、不同类型的客户时,会经常遇到类似拥有“原创产品”的甲方,他们往往特别迷信自己独家秘籍,它可能是一个配方,可能是一项专利,也可能是独有的生产工艺。

他们可能会觉得,我都已经独一无二了,凭什么不能大杀四方?



沈文蛟的原创家居,多个产品曾连续获得国际业内最高奖,也是独一无二的。

但是这个认证,类似于专利证书,都无法直接撬动市场。它们只是让企业有了一个比较高的起点。

依托这个起点,需要思考:以此内核,该生成什么样的品牌,代表什么价值,体现何种性格,有什么现实或象征意义;然后,精准地找到目标客群,选择合适渠道和手段,告诉他们,你才是最好的。

上述过程,是品牌塑造和传播的通俗版本;只有通过它,才能让你的独有,转变为市场价值,具备品牌的力量。